【經濟日報╱編譯 吳柏賢】
最新一期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首度評比「全球最佳國家」,從教育、醫療、生活品質、經濟動能與政治環境等五個大項為全球100個國家排名,再以加權公式排出整體總排名。芬蘭、瑞士和瑞典分居整體評比前三名,日本和美國分別排名第九和第11,中國遠遠落在第59。
「股神」巴菲特常說,他經歷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歸功於在對的時代、生於對的國家─美國。儘管世界各國都有傑出人物,但確實某些國家在某些時代卻提供人民更多成功機會,這個現象在今日尤其不容忽視。
生活品質 德國最優
就生活品質項目的評比,德國高居全球第一,超越美國、法國和日本。生活品質是所有項目中最難量化的,參考的指標有健康、安全,與擁有優渥生活的機率。美國出乎意料地擊敗「樂活」的捍衛者法國,名列第二,這是因為評比標準中不包括度假時間,而是以財富來衡量。
就經濟動能來看,新加坡出乎意料奪魁,其次是美國、南韓和英國;經濟成長遲滯多年的日本仍獲得第十的排名。儘管美國在各項指標中領先,但仍不及新加坡這個城邦,不僅是因為新加坡的規模易於管理,也因為其獨特而成功的國家資本主義。新加坡當局藉由主權財富基金與國營企業控制半數以上的經濟,但卻極度傾向自由貿易與支持商業。
經濟動能 星國稱霸
從教育項目看,芬蘭輕易掄元,緊接在後的是南韓。南韓不僅教育品質佳,高中畢業生繼續取得大學學歷的比例也是全球最高。1960年代南韓全國的財富與阿富汗不相上下,如今南韓已躋身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都歸功於教育。
在醫療方面,日本被評為最佳國家,其次為瑞士、瑞典;前十名中就有六個歐洲國家。歐洲國家長期仰賴社會醫療保險,但表現仍極為搶眼。即便是受金融業危機與房地產市場崩潰衝擊的西班牙也排名第四,仍能持續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德國在整體評比排名第12、南韓高居第15,還超越第16的法國。新加坡的整體排名第20、馬來西亞第37、巴西第48、俄羅斯第51、中國第59。
這項排名反映的是世界各國2008與2009年(最新公布的資料)的情況,而非預測將來的表現。某些國家已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某些則尚未受到影響,如債台高築的美、英等國未來可能為債務付出代價。周刊指出,隨著經濟危機過後,財富與權力均勢已由西方逐漸傾向東方,形塑出新的世界秩序。
富裕小國 表現亮眼
排名也指出全球某些重要的現象。首先,小國的表現通常較佳。儘管中國與巴西等新興市場巨人的活力不容置疑,但斯洛維尼亞或愛沙尼亞等小國排名更佳,因為能較不費力地改善整體福利。
小而富裕的國家是最理想的,例如西歐的低地國家長久以來表現出色;優質而普遍的教育體系也很關鍵,攸關國家未來的經濟榮衰,也是美國、西歐與日本、南韓等亞洲富裕國家排名較高的主因之一。
地廣而人口不慎稠密的國家是擠進前十名的保證,除了日本以外,所有的國家都是人口較少的國家,例如面積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盧森堡僅有50萬的人口。由於國家相對大量的財富由較少的人口共享,從教育、醫療到生活品質也較可能名列前矛。
這項排名費時數月,並獲得一個顧問小組的充分支援,其成員包括諾貝爾桂冠、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社會部門主管奧古斯特(Byron Auguste)、麥基爾大學衛生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海曼(Jody Heymann),與北京布魯金斯─清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等。(取材自美國新聞周刊)
【2010/08/18 經濟日報】
-----------------------------------------------------------------------
10大全球城市 亞太占一半 台北第39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十六日電】
美國國防部今天公布「二○一○年中國軍力報告」指出,儘管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北京領導階層發表兩岸關係正面談話,兩岸經濟及文化交流也日益熱絡,但大陸對台軍事部署沒有減少。
報告說,儘管台灣推展特定軍事項目及改善整體戰力,但台海兩岸軍力平衡仍持續向大陸方面傾斜。
美國國防部也表明,透過軍隊轉型及全球軍力重新部署,美國仍保有足夠力量,可反制中國對台動武或威嚇台灣的行動。
報告指出,為因應可能的台海戰事,中國持續在面對台灣的廣州、南京及濟南軍區部署最精良的武器;解放軍一百二十五萬地面部隊,四十萬部署在台海地區,作戰半徑涵蓋台灣的空軍基地部署四百九十架戰鬥機及轟炸機,且隨時可增加上百架。中國共七個短程彈道飛彈旅,部署地點都靠近台灣。
美國國防部估算,截至去年十二月,在台海對岸部署一千零五十枚至一千一百五十枚東風十五型及東風十一型短程彈道飛彈;美國資深國防官員表示,由於是大致估算,今年數字與往年差不多,但中國改良了這些飛彈的性能,射程及準確度都有提升。
報告也提到,俄羅斯設計的SA-20 PMU2防空飛彈系統射程遠,如果中國軍方把它部署在靠近台灣的地點,其防空飛彈部隊就有攻擊台灣戰機的能力。
美國資深官員表示,中國軍方近程目標還是聚焦台海,但也積極發展可以投射在西太平洋的長程攻擊能力,不過目前遠處作戰能力仍有限。中國正在發展射程超過一千五百公里的反艦彈道飛彈,如果與適當的指揮控制系統結合,解放軍將可攻擊遠在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
另外,中國積極研發航空母艦,中國造船業可能在今年底就開始建造,中國海軍希望在二○二○年前建造多艘航母。
軍力報告指出,中國軍事及安全事務不夠透明,會造成不確定性,並增加誤解及錯估的可能性。資深官員表示,估算去年中國實際的國防支出約一千五百億美元,幾乎是公布預算的二倍。
【2010/08/18 聯合報】